新动态,上海高校思政课大改革!

上海高校的思政课,正在成为实实在在的热门课程。

随着“大国方略”课程在上海大学成功开设,“中国系列”迅速辐射沪上一批高校。一批思政课系列课程逐步开出:

复旦大学“治国理政”

上海交通大学“读懂中国”

同济大学“中国道路”

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

上海大学“创新中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文化中国”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智造”

……

 

这些新开出的系列课程,调动起高校所有院系的教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探索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海各高校的“思政课程”开始转向“课程思政”模式。

随高校思政课改革而成立的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协作组,近日在上海大学举行“延展与渗透:‘大国方略’系列课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学术研讨会”,力图推动上海高校的思政课,进一步发展为学生追捧的精品课程。

 

“大国方略”辐射出“中国系列”课程

上海大学从前年开始开设的“大国方略”课程,现在是上海大学的热门选修课,甚至吸引了其他高校的老师前来取经。

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协作组组长、“大国方略”课程负责人忻平教授看来,话语权决定了主动权,失语就意味着失效。当代的思政课必须是反映时代与理论的课程,也必须回应大学生的期待,更要帮助大学生养成大国国民心态和思考习惯。

“大国方略”课程回应了当下的中国和上海往何处去、学生要有何作为、世界在等待什么、国家需要什么、学生该学什么等诸多时代命题。授课方式往往是围绕当下青年学子们最关心的国事,由授课老师与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学生常常大呼过瘾,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己找到了心中一些疑问的答案。

在“大国方略”辐射下,同济大学开出了“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开出了“法治中国”,上海政法学院也将开出中国系列课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刘宇陆教授称,作为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中国智造”课程就是“大国方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试点与推广,通过阐释中国制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及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挑战和要求,来使学生明了自己的责任。

 

思政教育应是启明心智的教育

“思政教育不应该狭隘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启明学生的心智,大学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达成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让学生与社会、与整个世界和谐相处,乃至引领世界的发展,这就需要有正确观察和分析社会的知识、立场和方法,而思政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

复旦大学从去年开始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改革,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高国希看来,不论是“大国方略”,还是“治国理政”、“创新中国”,一位思政课教师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那么清楚,应该让教授们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

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系列课程,邀请了各学科的教授们来为学生讲课。对学生来说,思政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还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逻辑判断,乃至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和理解。高国希说:“这是让学生从体悟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程。”

这个学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新设“中国智造”系列课程,邀请了振华港机的总经理、宝钢的工程师等为大学生讲述民族制造业的发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出“文化中国”系列课程,邀请了在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机构任职的校友,来为大学生讲授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坚定中国道路自信……

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的“读懂中国”系列,师资是校长张杰院士、中国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等。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在没有外援、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研发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和闻雪友院士为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默默奉献的经历,都是思政课的一部分。

 

如何实现“课程思政”

现在沪上高校的思政课除了引入丰富的师资,还变“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程中纳入那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原本的中外时文选读课,最常见的上法就是老师找一些外文报纸和学生一起阅读、分析。但是从今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外访问时的英文演讲稿已成为主要阅读材料。思政老师一起参与备课,从内容上为这些演讲稿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让大学生们了解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据悉,这一做法还将在德国文学作品阅读课上试行推广。

上海中医药大学强调在所有的课程中都要纳入“道”的内容,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所谓“道”,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去年到今年,学校共立项20门重点课程,既有医学专业课,也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党委副书记朱惠蓉教授称:“这些课程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有效地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生动的德育教育。”

 

“神奇”思政课:课内开花课外也香

任教于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肖俊杰副教授,不久前到思政课上去露了一回脸———给大学生讲中国的创新现状,谈谈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没想到这节课后没几天,一名大一学生就摸到了他的实验室:“老师,如果可以的话,我以后想跟着你做研究。”

和肖俊杰一样,在如今的上海大学,不少专业课教师因为上了同一门思政课而收获到惊喜。这门名为“创新中国”的思政课,是上大面向本科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学校里最大牌的学者、最会讲课的教授,都争相在这里开讲。只是让“创新中国”课程教学团队没想到的是:对科技和学术创新有兴趣的师生们通过这门课实现了“完美对接”———学生跟上了心仪的导师,导师收到了合意的学生。

这门思政课,真可谓是课内开花,课外也香。

 

一门思政课,改变了一位“学霸”的选择

在上海大学,老师和学生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听全校最当红的学术大咖的课,那就去“创新中国”吧。如果说,上大2014年末推出的“大国方略”还带着几分摸着石头过河的色彩,行至2.0版的“创新中国”,则已经集纳起全校最强的师资阵容:院士、校长、973首席、国家杰青……全校的学术明星、大牌教授,都是这门课的座上宾。在此背景下,上大生命学院青年教师肖俊杰受邀去“创新中国”讲一节课的一个章节。

在课上,肖俊杰饶有兴趣地和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分享他所从事的关于心脏再生的研究。只是没想到,当听闻他在小白鼠身上将要进行运动促进心肌细胞增殖的研究后,一位还没有确定专业方向的大一新生主动找上了门。

“我居然因为上了一节思政课,收到了这么好的一名学生。”肖俊杰说,这名找上门的学生本来正打算通过参加插班生考试转校,他的绩点排在全年级100名内,是一名标准的“学霸”。这堂“创新中国”课让他放弃插班生考试,在大二学科分流时选报了生命学院。

 

“大咖会”让志同道合者走到一起

“创新中国”授课时独有的“项链模式”,一直为学生们津津乐道:一节课从来不是一位老师从头讲到尾,而是由多位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围绕一个主题联袂串讲。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的是“大咖会”。

随着各路学科“大咖”集聚,这门思政课无形中产生了一个“副产品”: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师生因为有了一个近距离的接触平台,志同道合者自然走在了一起。

 

破解现行大学教育诸多难点

随着“创新中国”课程在校园持续走红,包括授课团队成员在内,很多一线教师陷入了思考:没想到一门思政课,竟无形中“破”了现行大学教育的许多难点。

比如,大学如何更理想地推行导师制,实现师生间的自由组队。“很多时候,老师和学生都处于互不了解的状态。我想招对学科有强烈兴趣的学生,但因为种种原因,可能真正到我实验室的,都是一些走完成绩排名、专业志愿填报等流程,但对我的研究方向还懵懵懂懂的学生。”肖俊杰说,“创新中国”课给很多授课教师一个启示:招募学生的渠道可以多元,甚至突破院系的围墙。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允中文教院转载发布

允中文教院编辑部校编

排版:嘉灵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