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黄昏后,日日未停手,闭关传玄论仔细,床边案头见真章。”
静心,是修行第一课。万千修法,无不以静心为前提,为首要功夫。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从道家丹修中来,手法操持时需要收摄身心,凝神定志。静心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且必要的技术条件。
整体口诀
东方柔性正骨整体口诀:正骨易,独孤难成器。皮肉筋骨并血气,路路分明看仔细。
人体构造复杂,承接精密,有着奇妙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皮、肉、筋、骨、脉,为《黄帝内经》中《灵枢·根结》所述之“五体”。“五体”由外至内,其功能各不相同,但相互间密切协作、互为支持,合同为一而成就人之架构整体。
因此,认知人体生理病理,于上下、内外之脏器组织,固不能割裂对待。
陆师道在明代薛己《正体类要》序言中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薛己在《正体类要》中亦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寿山老先生常言:“伤虽自于外,病已及于里;伤虽在于筋骨,病已及于气血。故治外伤,当明内损;治疗筋骨,当虑气血。” (《刘寿山正骨经验》)
当代以道家正骨著称的李同生亦常告诫后学,作为骨伤科医师,“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诸脉理、四诊八纲哉” (《道家伤科李同生》)
骨伤医学所涉疾病复杂多样,症状与体征表现各不相同。不同的疾病在症状表现上虽然相同或相似,但其病因病机却可能千差万别,不会单单只是一个物理性的骨移位就能简单地涵盖所有。
即便经过诊断分析,确定为骨结构病理性移位病因所主导的“骨移位相关疾病”,也会由于人体结构与功能之整体互应,在相关脏腑、气血等方面继发病理影响。
于中医学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以及瘀血、痰饮诸病理产物等等病因,是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人体筋骨系统之病理状态的发生发展,与此内外病因之关系,不无密切。暴力外伤之骨折、脱臼以外,中医痹证、痿证、筋伤、骨病及诸虚损性疾病等等,皆可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内外病因对人体筋骨结构本身及其所提供之空间状态的重要影响。
因此,客观分析病因病机,全面、系统地诊查疾病,必然会涉及人体生理系统与病理表现的方方面面,“皮肉筋骨并血气,路路分明看仔细”自然成为临证诊疗之不二法则。
骨伤正骨疗法,无论门派,均应遵循医学科学的规律。
文章转自网络
允中文教院转载发布
排版:嘉瑞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