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良教授 | 《从江湖中来,到文化中去》(中)

编者按

上节的介绍为我们立体地展现了一个多面江湖,也由此明了武术是如何从江湖而来。经千百年风雨洗练,武术已不仅仅是用以强身御侮的技术,更成为一种艺术,一门学问,其内在所蕴含的身心智慧和承载的文化精神,值得今人后人心怀敬畏去不断学习体悟,上下求索。究竟武术如何到文化中去?且让我们继续徜徉在苏学良先生的娓娓道来中,去了解,去感受,或可灭去些贩卖焦虑者有心煽起的躁郁和急功近利者妄求速成的幻想,多分清醒笃定的心安和踏实前行的力量。

二、到文化中去

把江湖风俗中混杂的封建糟粕剔除,保留健康的东西,让武术从江湖中走进文化里去,是从文化自信开始的。那么,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要从文化自信开始呢?

(一)文化与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各学科大家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未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简而言之,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

人类历史的行进,不仅有着长河漫漫中的固有态势,也有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新河道探寻。无论在历史进程中如何不断探寻,对至善目标的追寻是永恒的。武术在东方传统文化的抚育下,成为按照东方民族人文理念所创造的一项优秀的口头文化遗产,对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要认真挖掘整理,继承传播,使之在自信中得以传承。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普遍存有一种文化自卑心理,表现为本土主流文化遭到质疑、背叛,异己文化得到认同。与文化自卑相对应的是,中国人还有一种文化自负心理,对待自己文化盲目自满自足和妄自尊大,所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是形成文化上的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其实,上述两种心态,都包含和折射出一种对外来文化的恐惧和戒备心理,依然是一种极度的文化不自信。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武术为迎合洋人,被迫西化,在文化理念、规则制定、套路编排、评价体系等等方面,使武术产生了异化,并由此失去了它自身的魅力。

文化自卑是一种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上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文化自负是一种对待自身文化态度上的妄自尊大。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自我陶醉,自我吹嘘;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地进行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

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这两种心态或倾向对武术由江湖中来,走向文化中去都是极为有害的。

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不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的一种民族自强心理。凡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没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其文化不会被世界所承认,也不可能走向世界。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曾讲到:“正像个人一样,一个民族也应当忠实于它自己,即忠实于它自己的文化。”

所以,把武术从江湖中带到文化里去,必须先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重视教育

把武术从江湖中带到文化里去,首先需要武术文化教育。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有性格,其可概括为:光明磊落,忠义刚烈。重荣誉,轻生死,骨头硬,脾气大。班固在《汉书》中也说:“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班固描写吴越之地的尚武遗风:“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中国人能有如此性格,与重视武术文化的教育有关。强调“修之则吉,悖之则凶”,而且“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将此定位为君子之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荀子说:“笃志而体,君子也”。笃志就是有志向且专心致志而不改;体就是身体,是身体力行,勇于实践。武术是身体的修炼与德智修养紧密相连的载体。

但随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国人的性格逐渐弱化。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感受力。中国自宋以后“以事武为耻,以从文为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扬文抑武的国策执政中,带来了读书人的世界、文人们的天堂。宋真宗作《劝学诗》劝人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其子女通过教育来防止家道沦落;通过接受教育,以改变社会地位,光宗耀祖。

赵宋王朝并不是不想富国强兵。中国最早的军事学校,就始于北宋。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五月,宋置武学于武成王庙,设武学的目的即为建立并完善一种武官选拔制度。然而事与愿违,武学并不那么具有吸引力,没有人愿意入学充当武学生(这和当今学理工的转金融类同)。对此,身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上疏皇帝道:“国家兴置武学,但却苦于无人愿意入学,长此下去,只怕敌国认为我国没有英雄。不如下令取消武学的名义,如果学生中有喜好兵法者,可由本监官员做保,让其秘密去读兵书。”于是,中国(或许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武学只存在了90余天,就被迫结束了自己的使命。王安石变法时,再次提出学校教育要“求专门,兼文武”,但此制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而废止。

历史往往有相似性,比如当今中国高校中“脱理工”现象的蔓延。所谓“脱理工”,就是理工科大学生半途放弃学业而转向金融、外语等领域,把炒股当作“主业”;有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受到当今社会对技术和实干不尊重、缺乏理想信念的庸俗风气影响,为找一份轻松、“时尚”的工作,毕业之后选择开咖啡馆、卖“博士牛肉面”。对此,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呼吁“‘脱理工’要不得!”冯先生说:中国仍不是个工业化国家,仍然需要有大批能够在工业生产第一线奋斗终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尤其是“一带一路” 正在成为对理工科人才需求的“倍增器”,尊重科技和创造,“学理工科,做工程师”,应该成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生方向盘。

此种现象不完全是学生问题,也有社会问题。

北宋初期也有人提出了文武兼修的教育思想。有位笔名调露子的人,写了一本专著《角力记》,收录在《宋史•艺文志•卷五》中。这是一本仅有的中国体育史专著,也是对体育学科所做科学的学科界定。角力是论“力”的锻炼与目的,对身体提出了科学的教育理念。他在《角力记·述旨》中写到:“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敏捷,使观之者远怯懦,成壮夫。已勇快也,使之能斗敌。至敢死者之教勇,无勇不至。”《角力记》不仅仅指的是摔跤,更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活动。活动的宗旨是向众人表现自己勇敢无畏的精神,彼此较量各自的技巧和智慧,运用灵活敏捷的歩法获胜,使观众观赏后能丢弃胆怯懦弱,成为勇敢动作迅速的壮士,发展成在对敌斗争中不怕死的人。唐宋之后大批日本人到中国留学,学走了“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的真谛,而后日本把柔道、剑道、空手道、合气道、弓道、大相扑等民族体育作为提高国民全面素质的方法和手段,收到举世认肯的成就。可惜调露子的观点在当时及后世并未产生社会影响。

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1635-1704),人称习斋先生。他反对程朱理学“重心轻身”的教育模式,提倡“习行”、“习动”、“文武相济”、“兵学合一”,全面发展。他在漳南书院专门设立武备、文事、经史、艺能四斋,要弟子练习举石、习刀、超距(跳跃)、击拳、射御、技击和兵法、战法等。颜元认为“宋元来儒者皆习静,今日正可言动。”只有动才能“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性情,长人信义”;“小之却一身之疾,大之措民物之安。”“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颜元的学生李塨(1659-1733)继承、补充、传播了习斋之学,重视军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留下了《学乐录》、《学射录》等论著。梁启超曾说:“中国二千年来,提倡体育的教育,除颜习斋外,只怕没有第二个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说:“清之初世,颜习斋、李刚主文而兼武。习斋远跋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

可见,把武术从江湖中带到文化里去,必须教育先行,从人身修养入手,祛其糟粕推陈出新。

长期以来练武人只讲身技,不讲修养,被视为武夫,即粗俗鲁莽之人,因此不被社会所认肯。《角力记•杂说》曰:“旧说,角力人多不识字,而性强,庶事言我能。”没有修养只有“术”的武术走不出江湖,也进不了大雅之堂。

上世纪七十年代邓小平访日之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以富田常雄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姿三四郎》,该剧主角的原型就是西乡四郎(1866年3月20日-1922年12月22日)。西乡四郎是日本明治时代柔道界的著名人物,讲道馆四天王之一。西乡四郎身高仅152厘米,脚跟稳健。他研究出“山岚”得意技(“背负投”),能把两个身高180厘米的美国人玩弄于掌股之中,多次把美国大个子高高背起又摔下。现在讲道馆二楼西乡四郎的肖像旁配文这样表述:“西乡四郎之前没山岚,西乡四郎之后没山岚。”1886年,在日本警视厅举办的武术大会上,讲道馆柔道战胜了柔术的其他流派,使得柔道成为日本警察的正式训练项目。这件事被看作是柔道运动兴起的起点。在这场比赛中,讲道馆战胜了户冢派扬心流的好地圆太郎(也有文献称,对手是户冢派扬心流的照岛太郎)。讲道馆依靠高超的技艺,走出了日本,走向了世界。把日本柔道先带进日本教育,进而带入世界的是日本教育家嘉纳治五郎。 

年轻时的西乡四郎

建在西乡四郎故乡

会津若松的纪念像

(三)教育的途径

台湾作家、学者薛仁明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题为“用书院取代大学文科”的讲座。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文化的薛仁明先生认为,在大学里面学到的中国学,不是真正的中国学,是“西体中用”的中国学,骨子里还是西方的东西。其实,在体育大学里面学到的中国武术,也不是真正的中国武术,而是完全被西化了的竞技体育,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文化体育。因此,在中国体育大学里面学不到真正的中国武术,要学真正的中国武术得另辟蹊径。

1. 拜师——教育方法之一

“拳起于易,理成于医”诠释了武术是哲学、是医学、是修身养性之学。要学真正的中国武术,不妨探索拜师学艺之路。

拜师诞生于民间江湖,其口手相授、言传身教的方式是一种教育方法,不能单纯看成是封建糟粕。这种教育法可以为学子固化一种行为规范,教育成果才能得以保证。这种繁琐的师徒制通过漫长的时间,在手工艺、演艺、运输等行业中逐步完善成熟,是技术与文化传承的制度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师徒制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明确了一种类似于亲缘联系的职业关系,即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这种关系的约束下,通过不断的师徒相传,会构成一个相对较大的从业圈,这个从业圈就是行业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行业水平、行业信息、行业人员、行业质量等相对资源可以整合。师徒构成民间的有效行业组织,便于横、纵向联合。有了明确的师徒关系,人与人之间有相对的次序与等级,便于有效地管理沟通,使知识技能的传承与创新有了制度性保证。严格的师徒制下,徒者必须先认真学习,规范每一个基本动作,即在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方面,通过人带人,几十代传承,将精华部分以规范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师徒除相互切磋规范动作以外,也定有长期对这种规范的探索和优化过程,也即所谓的原理性学习。至于创新,凭的是“悟性”,即后人在前人传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基础知识理论重新探索与创造的过程。这种创新来自扎实严格的基础理论功底和有效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叠加增效,本质并不会改变,是对原来理论的超越,是历经数十代人厚重的、鲜明的、独门的努力结果。

师徒传承是人类最古老的学习方法,更是武学延绵不绝的主要途径。它把师徒双方聚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权利义务,以传习技艺为纽带而组成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师徒传承是武学文化纵向继承与横向扩展的桥梁,使中国武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得以延续。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提高。

旧时,江湖人拜师是学艺求生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保证技艺的传承。要想成为师门正式弟子,须经过师父长期反复的考验,符合条件得到认可后,经人介绍,本人写拜师申请,师父和师兄弟们认可后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自古师父找徒弟三年,徒弟找师父三年,这个是双向的。至于拜师,那是你的缘分,也是你的机会,也是对你本身的认可。闲谈是买卖,殷勤出缘分。

师父选徒弟主要看他的气质是不是清爽。此人着眼混混沌沌,就说明他心理上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可能患上了隐疾,眼光没有一点慈悲,只会凶巴巴地瞪人,可能现在打架厉害,但看他将来,无不是患病而亡。徒弟选师父有两个标准,其一是人格品质,其二是精湛技艺。师徒双方既选定了彼此,就要履行契约完成传承之事。

旧时学武,总是讲拳的多,说功的少。学到拳的是学生,学到功的是徒弟。要得到一个徒弟很难,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总会有这样缺点或那样遗憾。师徒感情太好了,也不行,感情太好容易坏了规矩。规矩大了才有可能教出像样的徒弟来。拳不是讲的,是夹礳的,感情太重,就难有要求,结果什么都教不出来。所谓“练武半辈子,一句话教给徒弟”,并没有一句固定的话,指不定哪句话刺激到他,一下就明白了,这就是禅机吧?富家子弟,易骄狂懈怠,一旦正视,能出好功夫。穷家子弟要求低容易满足,出好功夫难。教徒弟要有些章法。形意大家尚云祥有为师之道,教徒弟跟钓鱼似的。咬不上他的钩,他就嘻嘻哈哈,一点都不解释,令人着急;咬上了他的钩,他就狠劲一拽,一句话说透。

艺不肯轻传,是顶尖艺术家的共性。他们大都极其看重自己的东西,只有遇到真正的良才美质,又得是专诚之人,才可能倾心传授。

没拜过师父就不算入行,行里的人也不认你,因为你“不是门里出身”。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等,都说明师承关系之重要。拜师,表面上看是一种形式,实则是一种技艺的延续,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人品精神的印续。

古人对拜师收徒仪式十分重视,也往往做得很神秘,外界很难窥其端倪。拜师仪式上徒弟要向师父行过三拜大礼,呈上拜师帖,内有压帖礼,师父及两名以上见证人在拜师帖上签字等一系列手续后,方能进入师门,成为师父的入门弟子。入门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大师兄,亦称开山弟子;最后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小师弟,亦称关门弟子。未经上述程序,向师父学过拳技且功夫较好,得到师父承认的,也是师门弟子,但只能称作记名弟子,不能称为入门弟子。不是入门弟子,也非记名弟子,只是同师父学过拳技的,称为学员、学生或学徒。

2. 拜师——知识学习方法之一

今天讨论师徒制,无非是要追本溯源,将这种文化的本质作一种肯定。肯定的目的并非要否定现今教师资源严重缺乏的学校教育、职业培训,而是提出师徒制教育是全民教育、广泛职业培训机制的一种补充。这种面对面师徒制在深度培训与较窄研究领域下,对高端人才和具体课题研究人才的培训是积极有效的,也是最能出人才的一种方式。

师徒制的核心并不仅限于传授技艺,也在于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这种严格规范关系下的面对面传授,才是师徒制的最大特点。如科学研究领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受业于居里夫人,今天的博士后工作站,大量的工作就是在名师教导下的较窄范围的研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这么解释:“当我进入德国时,被安排在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那儿读博士。说读博士,其实就是他带我搞研究。在那时的德国,读博士就是拜师,师徒相处融洽了,博士学位也就没问题了。”在教育领域,孟师承孔,著《孟子》;唐纯刚师从胡适“学一半超一半”;钱理群学于钟敬文,钟敬文学于周作人,师徒三代,各有千秋,但其格物致知的治学方式一脉相承,在该领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从古至今,拜师学艺里的“艺”字,都相对地指武艺、文艺、艺术或手艺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能称之为一技之长的学问,而并不包含普通人处处都能学到的数理化等学科内容。当然在古代,“艺”的含义还相对广泛的多,甚至包括天文学的观星象、医学中的望闻问切、武学中的踢打摔拿等。

师父的作用正是引路人。“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可以把他过来人的经验传授我们,在我们需要启发和点拨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意见参考,虽然我们当时不一定懂,但总会有印象,一旦我们遇到了相应的事或受挫失败,知道师父说过怎么才对,就有了明确的指导加强印象,而不用再盲目地总结反思,在同一个点上不断试错浪费时间精力。师父的作用可以说是让我们有了方向之后再更有效率地学习进步,更好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少走很多弯路。师父领我们入行,结识圈内人士、师父的好友及师兄弟,或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沟通交流就更能互相学习借鉴互助共赢。师父就好比巨人,我们在巨人肩上,站的高所以看得更远。

尽管现代教育模式使得技艺的传承方式有了巨大改变,但作为特殊性极强的传统艺术领域,传统师承方式的效用似乎不是现代学院可完全替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底蕴,加之许多内容有赖于世代相传的经验,因而师父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作为徒弟则必须以服从的代价去换取这种经验。

“挖掘”“整理”“继承”“弘扬”是传承中的几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中“守旧”是对的,它是师徒传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若无守旧,传统文化也不会继承下来,积极创新是弘扬阶段的事。因此,谈到拜师学艺,就是真诚地恳请一位师长收下你作为他的学生,虚心向他学习技艺。

在古人跑江湖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生存,拜师一定是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传授。而现代社会,江湖技巧渐渐被淡化,被普及的已是江湖很表面化的东西,真正的技巧根本难得普及,甚至连传承都面临危机。这是江湖技巧传承的缺失和悲哀。一位德艺双馨的师父是可遇不可求的,在身旁时不以为然,一旦过去则追悔莫及。其实,一对投缘的师徒也是一种极其难得的缘分。师父在煞费苦心地寻觅可托付一生所学的徒弟,学生也是在茫茫人海中想找到一位德艺双馨的师父。没有机缘是不能成就一对师徒的。所以,有了机缘,就好好珍惜!一旦错过,也许会错过终生!

学习传统技艺方式只能是“言传身教”,行话称之为“夹礳”,无学期学年之分,终身传授式。师父栽培一个徒弟,是靠单独传授,或几个徒弟一起传授的方式,而且一个师父也许要倾其毕生心血,才能成就一个出色的弟子。千百年来,传统功夫的传承一直靠师父口传身授、代代相传下来。

教徒本是义事,师徒关系亦是性命相托灵魂转寄。师访徒三年观其行动做派性格禀性,徒访师三年观其学术理义德性品位,互为投缘方可入门,入门三年堪托衣钵方可授意,方可进家门讲授,言传身教视为己出,方可传心法。学术本灵性,神传意会,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灵魂相授,方为传承衣钵。

广收门徒,往往就会出现“教拳的多,传功的少;讲招的多,传理的少”的情况。功、理是很“身体化”的东西,得身教方能体会得出,讲则讲不明白,靠着在练武场上喊几句口诀,即便是古代秘传真实不虚,做学生的也很难体会。 

3. 拜师——“三本”之一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节之多也是冠绝天下,只要人类生活中所能遇之事,无不有一套周全完备的礼节。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吉、嘉、宾、军、凶等五礼之说,涉及祭祀、冠婚、宾客、军旅和丧葬之事。

按荀子的说法礼仪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荀子将师礼列入“三本”之一,可见拜师礼之重要性。

传承需要师徒双方良好的心态。弟子要有学艺的精诚、迫切之心;师父要对弟子负责,因材施教、尽心传授,毫无保密。拜师者,要承担起继传承和发扬本门学术的责任和义务,并以实际行动维护本门学术之尊严,维护师父之尊严,此种均为礼法或曰规矩。规是正圆,矩是正方。《礼记·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孔颖达疏:“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晋葛洪《抱朴子·辞义》:“乾坤方圆,非规矩之功。”

规矩不仅是度量规尺,重在法度。《史记·礼书》:“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韩非子·解老》:“万物莫不有规矩。”

规矩也是做人的本分。宋苏轼《谢南省主文启·王内翰》:“欲求倜傥超拔之才,则惧其放荡,而或至於无度;欲求规矩尺寸之士,则病其龌龊,而不能有所为。”老舍《老字号》:“钱掌柜,那样正直,那样规矩,把买卖作赔了。”

师徒之间自然也要有规矩。旧时拜师,一旦师徒相悦,徒家得择日挑一大担布、肉、土产上师家,商量举办拜师宴。拜师宴在徒家,由徒家出资,请周围达官商贾,师则带本门已出师之师叔师兄若干赴宴。酒足饭饱、废话客套三巡六巡九巡后,师父发话了:从今以后某某某就是他某门第几代徒弟了。此为告众。师者须当众受徒叩拜,对跪其前徒宣读本门学徒须遵守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纲五常等类规范。师说:某某某,愿遵守否?徒曰:愿!此为拜师程序。从此以后师者揽活谈判,干活教徒,徒则肩挑家什,尾随其后走村串寨。师父抽烟喝酒,收一份半工钱,徒则没收入,半份工钱是学费。师父并不一定要认真教徒弟,因为徒弟长着眼睛,三脚猫功夫边学边干自然也会,但好手艺是需要时间历练的。不到时间、不到工夫、不到师徒情深,师父是不会轻易传授的。到了时日,师父会招徒到跟前,一大段废话后,将徒目前之手法、操作顺序等综合批评一通,说如果这样那般,这些问题不就迎刃而解啦!说的这样那般,也就是杀手锏了,亦即本门绝招之一。学了这招徒弟边习边改还得半年。一般的好学之徒,学完了师父所有的杀手锏,不急于出门挣钱,还得尾随师门一年。学什么呢?跟师父学商业谈判、客户开拓、公共关系,这一年交的学费,按如今说法叫“品牌建设费”。

这一年中,徒随时都可向师父申请出山,也就是要脱离师父单干了,一般师父都会首肯的,若师父不发话,为徒的就得忍着继续学下去。脱师宴是在师家,由师家出资,同样请周围达官商贾,长短期客户,同门师叔师兄,以及徒家稍有声望的亲戚故里。酒足饭饱,师说:各位亲朋好友,徒某某某自今日起脱师了,徒现在的手艺就代表他的手艺,若有此般那样的活计,请徒便是请他。此谓脱师词。有这话,徒弟日后行走江湖,便可自称师父了,收费自然不成问题;若没这话,客户就会有质疑。这番话说完,徒得再行叩拜礼,这回是跪着的徒弟说了:师父大人在上,徒某某某,在师父的悉心关照之下,学多少年,走多少里,从什么到什么,得师父教诲,虽今为脱师,实一生乃师父门下之徒,师父为终生行业之父,再造他生之类。此谓感恩词。

人民网武汉2014年6月12日电(杨宁 刘晶晶 宋凯)以“愿执弟子之礼,谨遵师训,团结同道,刻苦钻研,传承非遗技艺,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报道了6月11日上午在汉阳江欣苑社区高龙大广场举行的非遗传承园收徒拜师仪式,学徒张秦代表67名学徒向传承人宣读拜师帖,整个过程依古礼进行,庄重而严肃。社区书记胡明荣表示:拜师古礼正是传统礼仪中的重要一环,以古礼方式明确师徒关系,是对知识的尊重,有利于尊师重道,也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我想社区书记讲话是很有些水平的。

江欣苑社区非遗传承园收徒拜师仪式

京剧老生余叔岩是京派的大宗师,也是特重规矩的典范。余叔岩拜谭鑫培为师。谭有演出,余必早早到场,而且花钱买票,挑不同方位、角度看老师的戏;看戏时,带着老师身边的人做帮手,各自分工,记录胡琴工尺、行腔转调、咬字吐气以及身段做表,回去细心研磨。据说谭老只是手把手教了余两出戏,余学谭的十多出戏,大部分是他听戏时私下学和向谭老及别人请教得来。好角儿不肯教人,也不长于教戏。不过,即便他们大体谈论,有天才的演员听到了,也可以得许多益处。凡此种种,可见余学戏之专诚,其本人也是凭此而获谭鑫培青睐的。

谭鑫培

余叔岩

余从谭老那里得来不易,对自己的徒弟自然也极其严格,不会轻授。徒弟除极具天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他当年学艺的那种专诚精神。其弟子中成就最高者为孟小冬。其正式向余学戏整整五年,寒暑不间、风雨无阻,且还承受余妻的猜忌,若无专诚之恒,怎堪自承其苦。

而余徒中名气影响最大的李少春,在为徒方面,虽做得不能说差,但和孟小冬相比,专诚度高下立现。李拜师时,余叔岩曾约法三章定了什么戏能演什么不能演,但李未能履约,令余很失望。另外,李虽向余学戏,但并未完全放弃家学在骨子里的海派基因,对余定的规矩时感为难。在余看来都是弟子对学艺的不诚心正意,以及对老师及老师学问的不珍重,和自己当年的学习态度没法比,对李的赏识、栽培之心自然淡漠了。反观孟小冬,虽然也有在上海唱时装戏的海派背景,但拜在余门后,放下一切,跟着老师每天吊嗓练唱,由博返约,褪尽海派色彩。

孟小冬

李少春

现在一招一式不走样的、刻模子的“规矩”之学,越来越薄弱了。流派不再是核心,典范不再不可撼动,更多是在“活学活用”旗号下的随意“胡来”,京剧流变得越来越不像京剧了,武术也同理,变得越来越不像武术了。

不管哪个行业,而今哪还有什么顶尖而骄傲的老师,没有了顶尖而骄傲的老师,哪还有那么专诚而用心的学生,没有了这两种人的交融,又哪来有行业的一座座高峰。

(待续)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允中文教院转载发布

排版:嘉瑞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