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教师节

今天是教师节

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致敬

感恩一切圣贤和天下老师

祝所有的老师

都成为孩子们一生的明灯和贵人

所有的孩子

都成为老师一生的欣慰与骄傲

 

教师节起源于汉代

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中记载:汉、晋时期,每年八月廿七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官员去孔庙祭拜,还要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教师)入宫“布席函丈(教师)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看到皇帝在这天祭孔、请老师们吃饭,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享受福利待遇了。

尊师之道在古人眼里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吕氏春秋·尊师》里这样写道:“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古今“教师节”除了日期不同以外,还有哪些方面和今天有所不同呢?

唐宋时代,每到这一天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孔子诞辰祭典。并且,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也会选拔成绩突出者为“司业”,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到了清代,孔子诞辰祭典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成绩最为卓著的教师在这天会被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古代就有“博士”“教授”的称呼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其实,除了“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师父、师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那么,有些在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称呼和古代是表示同样的意思吗?

博士

如今的“博士”通常指的是拥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人。然而在古代,早有“博士”一词。“博士”在古代是个官名。秦汉时期,“博士”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

教授

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助教

如今的“助教”有助理教师的意思。然而在古代,“助教”指的是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此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子监中都设“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

 

古代“教师”从业也得通过考试

在西汉以前,教师多是推荐,并不需要从业考试。但到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教师“资格考试”——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得通过太常主持的考试(有点类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试)。而且,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和年龄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曾教过学生50名以上,年龄不小于50岁。

隋唐时期,中国形成了完备的官学制度。官学,相当于今天的公办学校,既有小学,也有大学;既有综合性学校,也有专科学校。当然,教学管理和要求也更规范更严格了,对教师从业资格和教学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办法。其中,授课数量是考核定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宋代是民办学校开始兴起和繁荣的时代,私立书院流行,但朝廷对官学同样抓得很紧,要当上“公办教师”同样得考试。宋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实施的“教官试”制度,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最难通过的教育主管和教师资格考试。由于考试过严,全国州、县的教授数量明显减少。

 

古代教师节的活动

古代的教师节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法定的日期,但据史料记载,在古代每年的这个日子,皇帝就会率领众文武官员前去祭拜孔子,各个地方的文人雅士也会相约去祭奠孔夫子。

到了清代,八月二十七这天,不但祭典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还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民国时期,我国也有段时间把这个日期定为教师节。即使1985年后定9月10日为教师节之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建议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在我国的台湾地区,每年孔子的生日依然是庆祝教师节的日子,而香港在未回归祖国之前,也是把孔子的生日当作教师节。

古代要求老师治学严谨,严谨才能得到学生和民众的尊重,这在《学记》里有详细的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可见严师之难已不是现代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

 

古代如何给教师送礼

古代的启蒙学塾分为私塾、家塾、义塾三种类型,“在家塾中,老师的收入大致包括束脩、膳食、节敬等三部分。在每年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或者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东家往往会向塾师致送银钱或礼物,这被称之为“节仪”。因为节仪是用来表示对塾师礼敬的,所以也被称之为“节敬”。有一些私塾,明文规定节敬和膳食都包括在束脩之内,在节令时也就不再另行致送。还有一些私塾,平时并不向塾师支付束脩,而在节令时支付。这时支付的束脩,就有了束脩和节敬的双重意义。

节令的确定,主要依照我国传统的节日,但各时代或地区也有差别。有的地区特别重视清明、夏至、端午、七月望、中秋、十月朔、冬至七节,有的家族则在四节致送,四节就是清明、端节、七夕和重阳。在很多地方,最重视的是三节两寿:“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

在所有的节敬中,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最基本的。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拜见之赀,也就是学生第一次进学拜见老师敬呈的礼物,一些地方俗称“拜见”。节令或塾师生日时可以不送礼,但第一次进学从师,贽见礼是必不可少的。学童第一天入塾,按传统习俗,先向孔子神位跪下磕头,后跪拜塾师,并献上“贽敬”。

 

释奠礼:古代教师节必行的大礼

释奠礼是祭祀礼的一种,它是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祭祀孔子的一种公祭形式。曲阜孔庙汉代时由孔子嫡长孙四时祭祀,而官方祭祀则一年只有两次,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初释奠礼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从后齐开始,每月朔日,国子祭酒要带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到大成殿的阶下“拜孔揖颜”。后来,人们又在八月廿七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

参加释奠礼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后来,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但“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过阙里以太牢礼祀孔子,当时还只是将孔子当作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来纪念。汉武帝以后,儒家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师”也就由儒者担任了。到东汉时,孔子被称为“先师”,后来,又被尊为先圣,成了帝王们尊崇的对象。古代人们认为,不仅君主是接受天命而立;师,也是天之所命。

魏晋南北朝期间,又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奉祀。拜孔揖颜之礼更多是在国家太学举行,往往是国子监祭酒负责典礼。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皇太子释奠孔子用乐奏登歌,此为释奠孔子用乐之始。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公元539年)兖州刺史李珽修建孔子及十弟子容像,立碑于庙廷。

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二年(619年)于国子学中立孔子庙和周公庙,亲往祭祀。至此以后这项祭祀活动就多由皇帝和皇太子亲自祭奠了。唐太宗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并昭尊孔子为宣父,在曲阜作孔庙,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由皇太子释奠,并作初献,以国子祭酒为亚献,以兖州刺史摄司业为终献。以二十二位儒家学者配享。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初定十哲配祀孔子庙,在先圣庙树立孔子、颜回等十哲雕塑坐像,并在墙壁绘上七十位孔门弟子和二十二位贤人的画像。在东西二京,用太牢牺牲,一起举行祭祀,音乐规格为宫悬,舞为六佾。这一切已是仅次于天子的规格了。

宋代是孔氏受朝廷恩宠较为兴盛的时期,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亲谒孔子庙,诏增修祠宇,绘先圣先贤先儒像,释奠用永安之乐。三年(公元962年)诏祭孔子庙,用一品礼,立十六戟于庙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赐孔子庙经史,又赐太宗御制御书一百五十卷藏于庙中书楼。二年春二月,诏立孔子庙学舍。三月颁孔子庙桓圭一,加冕九旒,服九章,从上公制。夏五月诏追封孔子弟子,秋七月加左丘明等十九人封爵。三年(公元1010年)颁释奠仪注及祭器图,建庙学。

从元到清,孔庙神灵的设置,都基本沿袭宋朝确定的格局。

明初,朱元璋尊孔循礼,规定每年仲春和仲秋的第一个丁日,皇帝降香,遣官祀于国学。以丞相初献,翰林学士亚献,国子祭酒终献。

清代,盛京即建有孔庙,顺治十四年(1657年),就曾在弘德殿祭先师孔子。顺治定都北京后,在京师国子监立文庙,庙内有大成殿,专门用来每年举行祀孔大典。文庙中还有启圣祠,燎炉、瘗坎、神库、神厨、宰牲亭、井亭等设施。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祀礼规格又上升为上祀,奠帛、读祝文、三献、行三跪九拜大礼,俨然与天、地、社稷和太庙的规格平起平坐。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曾妄图借祭孔表明称帝合法化。其后的祭孔活动,已经失去了帝王特权的象征意义。民国期间最后一次祭孔是在1948年。

以下是中华乐教子项目之乐教师资与乡恩乐教,感恩助力支持

以乐载道,以乐净心,涵育天德、唤醒觉性!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允中文教院转载发布

排版:嘉瑞

编校审核责任人:无极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