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大讲堂 | 德音老师:《中庸·混沌·涅槃——儒释道认知科学与中医思维》-甘肃中医药大学讲座报道

《易》无思也,无为也,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易经·系传》

学中医最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我用八个字来形容——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一位学中医的人,他的感知力、判断力能够达到这个水平,那真是天上地下、万事万物万象都看透了,特别妙!

这就是大医的境界,非常不简单,其实我们的儒释道家所有的圣贤教化体系都在讲述这个,所有的儒释道元典的目标指向,全部都在于明心见性之后而达到的中庸的境界、混沌的境界、涅槃的境界、真正中道的境界。

10月12日晚,允中文教院国学工程高校援建“中华元典辅读系列”名师讲座,在甘肃中医药大学举办,德音老师带来了《中庸·混沌·涅槃——儒释道认知科学与中医思维》专场讲座。众多甘中医的学子以及慕名而来的校外老师与社会志愿者热情饱满,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由一段千古公案讲起,到《中庸》、《庄子》、《大医精诚》……再到《心经》、《金刚经》……德音老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用三个不同的代表性词汇“中庸、混沌、涅槃”,将儒释道中的认知科学与中道思维,将生命觉悟和宇宙真相的至道,将天、地、人一体和谐而自然的高秒意境,贯通全体!

整场讲座的精彩与深刻不是一篇报道所能囊括,每一句话、每一次启迪和震撼,都是咀嚼不尽、受用无穷的成长和洗礼!

怎样将固化的头脑转变升华为通天、地、人的中医思维?怎样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疾病、认识医道?怎么样转识成智?怎样达到最终的大智慧?每一个生命体觉性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

泉曰:「平常心是道。」

州曰:「还可趣向也无?」

泉曰:「拟向即乖。」

州曰:「不拟争知是道?」

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

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

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耶?」

州于言下悟理。

一段公案:赵州和南泉

“平常心是道”。真正了不起的看上去都没什么了不起,这叫最高深处最平常。所以一个人把自己活到一种很平淡的状态,这真的是很高的境界,但也没什么了不起,平淡本来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活到本来如此的平淡平常之中。

我们此刻在教室里很安静、很专注地听课,是比较容易平常的,那突然有人骂你一句、家人突然生病了……就不平常了,你有所执取,就不会平常心!

既然平常心是道,那可以去追求它吗?只要有一丝半毫的刻意追求的心,这是有所为,就已经背道而驰了!

那万事万物都没有执取是什么状态?又如何去体证和了悟这种状态?闻道,慕道,体道,证道,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不二之路……

“道不属知,不属不知。”大道无名,大象无形,如果我们有一个所知,那叫做妄觉,不是直觉,不是本觉,不是真心。我们再把它延伸开来:一切的知识,如果你真正的看到了它背后的道理,不受限制于它,它就是有用的;否则它就有可能是你的束缚。

我们今晚讲认知科学,核心是这句话:不要让任何的知识和观念成为我们的障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讲过一句话:“原则永远不应该是我们的起点,而应该是我们研究的终点。”也就是说学习任何东西要把自己清空,不要让自己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和观念。在生活中是这样,人际交往中是这样,医学之路上更是这样,观念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对于生命而言,可能性永远是无限的,我们不要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局限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所以“知是妄觉”,这件事大家要仔仔细细去体会,如果你明白了“知是妄觉”,可能会更加容易明白“转识成智”。“知是妄觉”,所有的“知识”和这个“知道”,它都是一个“觉”;“不知是无记”,你说“知道”不对,那“不知道”算吗?像小动物那叫“无记”,那个也不对;“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邪”,远离一切是非,远离了一切二元对立,寂然不动。

【主客一体】教师和学生,医生跟病人,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老师的内功进步一分,学生就受益一百分;医生的内功进步一分,病人就受益一百分!牢牢记住:中国文化的思维、中道思维,它的核心叫做“主客一体”,主客一体,不可分割。任何一场疗愈,任何一场治疗,都是医生跟患者共同完成的;任何一场觉醒,都是老师跟学生共同完成的。

【作为一个医生,永远都不要给病人贴负能量的标签】在中医里有很多被西医判的很严重的病本身就有很大的治疗空间,如果连中医都觉得现有的理论体系、认知、经验搞不定,生存的可能性难道就确定没有了么?生命本身有无限可能性。一个医生,永远应该给人信心,给人力量,而不是去打压,不是用负能量的标签去评判病人,面对生命我们永远要有信心。

【一定要在心里清空所有的疾病印象】你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但是你又没有那样的执取,这个非常重要。一旦疾病在你脑子里形成了意识,你走哪就招哪样的病人。如果你所有的意识都是每个人都很健康,那本来不太健康碰到你就健康了,这非常有可能性。所以想真正成为大医,一定要在心里清空所有的疾病印象,这是转识成智的道理,是意识、潜意识层面非常深层的道理 。

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大医精诚》

孙真人的《大医精诚》是每个医学生必背的篇目,我们在《大医精诚》中感受到的既有学医的方法,又有学医的路数,还有学医的精神。

“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这叫大医之体,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大医,他是在什么心量、心境上,在什么样的体上。

“不皎不昧”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既不明白,也不糊涂。跟刚刚讲过的“道不属知,不属不知”是一样的,这个叫做“中道思维”,如果离了这个东西,中医无从建立。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时中”这两个字不简单,最正确的时间,最恰当的空间,最好的处置。如果一个大夫,从诊断到治疗都能够时中,他的每一件事,每一个言行,都非常的到点到位,永远恰到好处,那多精彩。

首先,在自然规律面前,我们要去认识自然,要去和于自然,而不是去用人为的妄知妄觉操控它们。所以想要做一个真正有道的大医,必须首先悟道,合于道。中庸的境界,合于道的状态,“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偏不倚,中道的这样一种身心泰然安详的状态,真的是太完满、太完美了。

什么叫悟道?悟道就是合一,与真相合一,既没有他,也没有我,也没有人,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仅仅就是与大道合,这叫悟道。所以大家在医理上打通之后,该怎么来修炼自己,该怎么来安排所有的生活和生命的呈现,你就会明白。

所谓圣人的境界,并不是只有圣人才达到,而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体验过,只不过“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所以要记住,中国文化为什么叫中道,因为它不二,圣凡不二,一念觉就是圣者,一念迷就是凡夫。所以任何时候,不要去高推圣境,不要去贬低自己。你去觉知,你去观察,没有所谓境界的好与坏,只有此刻我们处在哪里。不要去抓取好与坏、善与恶,不要在二元对立中去执取。真正的中道,没有执取,没有黑白对立,只是这样看清它,这叫觉性科学。

【合于道,不生病】仔细去探察每个病背后的病因,你会发现,合于道,就会健康平顺,悖于道,就会生病不顺。其实生病是老天爷对人的另外一种关爱,他提醒你:要迷途知返,要回到道上来,不要再做背道而驰的事情。而治病是医生要对病人发出警告和提醒:要改变生活习惯,要改变心态,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清理掉那些不合于道、违背规律的所有习惯。

【真正高明的治疗是大道至简,是让每一个生命回到原本的美好】老天爷给的这个生命体本来是秩序井然的,医生不能过度医疗和过度干预,要认识大道,合于大道,然后才能驾驭所有的疾病,让每一个人回到本来的秩序上来,回到正常的“时中”。人生天地间都要发自内心地祈愿: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完好,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如花般地绽放,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发出他应有的大光明。

至人之用心若镜,

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故能胜物而不伤。

《庄子·应帝王》

“至人之用心若镜”和《大医精诚》篇中的“澄神内视”是不是一样?医道同源。

如果一个大夫能够做到一辈子没有伤害过任何的患者,没有任何的误诊、误判、误治,真的是了不起!要真有这样的人,我们大家所有人都应该向他鞠躬。“用心如镜”,永远都那么精准、那么妙、那么得当,没有半丝半毫的差错,合道而行。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一有妄知妄觉,就悖于中道。我们的感官很重要,比如说,面前的这个花,我们看到的这个花叫所看到的物,我们自己叫能看的本性。但是如果我们的感官被所看迷住了,忘记了能看,忘记了回归本觉,那是不是就背道而驰了?所以七窍开,混沌死。混沌本来一定就处在一个状态,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心经》

佛经三藏十二部,《大般若经》的核心是《心经》,这里面就讲到了中道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我们刚才讲过的“空有不二”;“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混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道不属知,不属不知”。所以一定要把经典融会贯通,因为经典融会贯通,我们的方向就特别明白。

医学生的内功

作为一名医学生,医生的内功怎么炼?

首先要打开心胸,打开视野,用科学精神去探索,一定不能用机械思维去局限;其次,回归医典的元典,下苦功过古文关,脚踏实地做功课,练内功;再次,内证是学医的正路,静功、动功太重要了。

道在平常日用间,不是在庙堂之上,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身边的一切当中,所以在生活中去观察一切,才是真正的学医。

真正的修行在随时随地,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定要每时每刻觉知身体,每时每刻觉知思维,觉知自己的呼吸和念头!生命质量不是财富的多少,不是地位的高低,也不是这个人成就有多大,就是每时每刻你的心在哪里。所以,每时每刻不发射任何负能量的念头,尤其是给病人和孩子,怀着感恩和祝福去生活。

护佑国民健康

文化断层接续要靠我们中医。回到中国文化的大道上来,除了医道还有什么能够这么近人情,除了医道,还有什么能够这样天上天下无处不在?大众健康医学的普及,要从建立中医思维、阴阳、五行、天地人一体,合于中道、合于自然入手,正本清源,我们整个中国人回到正常状态了,文化断层才是接续上了。

中医护佑万民,除了在医院行医这个职业,我们还有三件很重要的事可以去做。

第一是健康教育的老师。今天如何实现国学复兴?我会说从开健康教育课做起,从幼儿园开到大学,非常重要!教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从教老师必须在中医学习上打下非常坚实的基本功。

第二是当医政官。为我们中医制订出符合中医发展的合于道的政策。全世界最高明的管理之道就在中医里,上医治国!懂得了中医思维,管理之道那是自自然然的。

第三是独立创业。回到家乡,把好土地包下来,不用农药、化肥,种一些地道的药材,传承中药的炮制方法。

任何时候医者谋道不谋食,学医唯一的目标就是天下无病。不是为了找工作,不是为了自己发财,不是为了使自己有成就感。做了一辈子的大好事,全天下没有一个人认识你,但是你自己很坦然,这就是成就。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知见无见,斯即涅盘

《楞严经》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学医这件事、修行这件事,唯有老老实实的真修实证。真修实证不是躲到山里去,也不是在庙堂之上,就是在生活当中,时时刻刻保持中道,保持本心、平常心。平平淡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至人、真人,一个真正的大医。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中国文化复兴一定是百家归流,回到大道的根上去,互相融通,互相参证,学中医更是如此。

医道的话题永远没有结尾,对同学们的祝福也没有结束,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成为心中最满意的自己,当医生就要当大医,每一个同学不要小瞧自己,一定要从每时每刻开始,做一个有觉悟的人,你的梦想会利益到天下无数的人。

本年度国学工程高校讲座由浙江敦和基金会资助,感恩一切善念善愿成就,感恩所有的仁者益友。

允中文教院文宣部、编辑部发布

版权属于允中文教院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排版:嘉瑞

编校责任审核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