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是正能量
现在非常流行“正能量”这个词,这里想借这个流行词,说说很久以来总是萦绕我心头的这件事。
这件事以很多种方式萦绕心头:有时写完一篇文章,总觉得意犹未尽,想补一句:“哦,其实,我非常想跟大家开开玩笑,或者说点更有想象力的话!衷心希望我没有把大家给‘无聊’了!请大家自觉找个笑话或者好玩的小说看看,以恢复常态!”我似乎总为自己文章乐趣指数不足而深感愧疚。同时,我也急需抛开一切,给自己补充正能量。
有时,跟朋友聊孩子问题,明显感觉我们家长不是方法和理念不够,而是游戏力不足。当然不是说游戏力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共情、规则、严厉、讲道理等等都要有,但是很多情况下,好玩、趣味是被我们忽略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元素!
平时跟周围的人打交道,也常感到正经的时刻过多,跳脱、闪光的好玩时刻太少。现在倒是孩子常常能给我带来意外的乐趣。再就是,我每天都努力挤点时间看两眼有意思的书,或者利用边角料时间去胡思乱想,这样才觉得比较对得起自己。
趣味少的纯正事做多了,心里开始亏空。对孩子来说,想必这个感觉要翻好几倍吧。家长的教育、学校的学习,即便再正确,如果其中少了乐趣,就会消耗人的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孩子就本能地开始自我保护,变成所谓的刀枪不入、盐酱不进。可见,仅有正确是不够的,还要有趣味。
仅有左脑、理性、知识等等这些坚硬的东西是不够的。如果一定要排序,那么,我更倾向于右脑、感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有弹性的、灵动的种种。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游戏比说教更有效”。好吧,后半句是我编的。
关注心灵教育
那天看一个视频,里面有对中国、印度和美国的高中生生活的记录,看完我很受刺激。它里面中国高中生的样子同我上学时几乎没有改变!我得承认,上完高中后,我的心理严重发育不良。
现在的成年人常说,你看你长大了不也挺正常吗?我想这是因为没有比较,所以完全不清楚自己究竟缺失了多少!我们的心理,补了很多年的干粮,缺失了很多年的蔬菜水果。长到高中毕业,我们的心灵干枯僵硬,缺少灵动、弹性、光泽和水分。用这样僵硬脆弱枯干的心去过剩余的一生,自然勉为其难、问题多多。
这些不必多说,大家都有体会。问题是,我们清楚自己是怎样长大的。现在,我们计划让孩子们怎样长大呢?如果不做调整和改变,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也会心理发育不良。
这两天听说一位麻省理工大学的优秀中国留学生疑似自杀身亡。她在博客里说:“在哈佛上暑期班,一样年纪的美国上层阶级的女孩子,不论是白人还是华人,都要比我成熟和老练很多。”“在麻省理工商学院,跟世界的高级人才比,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的中文……同学们不光工作认真勤奋,并且十分高效、考虑周全。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还很会说话和做人……”
这是典型的不均衡发展所致的教育悲剧——一个年轻人在人格和心理的营养不良尚未得到修正补足时,就被放进会产生比较的大环境里,引爆了所有那些有待疗愈的潜在问题。
这样的孩子是怎样长大的呢?我们不难想象。在她背后,有整整一代人的类似状况和问题。而且,这样的情形还在继续。现在刚刚上小学的00后们,有多少仍然在以同样的方式长大!
家长需要各种好玩的监督和奖励机制,但最需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愿意学——为了自己的好奇和痴迷,而不是为了酬谢家长的宽宏和恩慈。
所以我希望,家长的劲头不能只用在提高成绩上,还要用在全面的发展,兴趣、激情和动力的萌动,心灵的滋润等方面,这些比成绩排名重要无数倍!
事实上,我希望我女儿的老师不要在她小学阶段告诉她班级排名,我希望老师能每天给我发个表,检查她今天是否哈哈大笑过、是否有进步、是否跟大自然有过对话、是否有一些有意义的新想法新探索新发现、是否有成就感、是否做过白日梦、是否见闻到有趣的事情、是否帮助了别人、是否做过一件让周围变得更好的小事……让她自己填写,我签字!
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只关注他的知识和成绩,训练他的左脑,更要关注他的右脑、身体和心灵。心灵的活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这里再补充一个旁证:奥普拉曾推荐过一本畅销书《未来在等待的人才》,中文译本叫《全新思维》。书中预测我们将步入一个感性时代。简单地说,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要有重设计、会讲故事、会整合、人性关怀、会玩乐等能力。所以,只顾眼下的成绩和学校名次,实在是太短视的做法。
乐趣的土壤
本来是想讲乐趣的,讲到教育扯远了。接着说乐趣。
这里笼统说的乐趣包含了很多:会玩、幽默、想象力、游戏力等等,这些究竟来自哪里呢?我们大人怎样能多一些“乐商”和“玩商”?怎样培养孩子呢?它的土壤是什么?
我想,所谓的乐商和玩商,大概跟真实、轻松空闲、自信自足、安全感有关;与伪装掩饰、压力、匮乏、恐惧担忧无关。比如,任何一个笑话、一个想象力充沛的故事和一件好玩有趣的事里面都蕴藏着某种真相。人们会为真话而喝彩、为真诚的态度所打动、为真实的感情而发出会心的笑。而当我们伪装掩饰时,我们就用光了能量,没有精力用来支撑乐趣。
所以,如果我们能接纳包容自己和孩子,允许错误和失败的出现,敢于面对自己的瑕疵和尴尬,那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比较真实的人。这种真实和坦诚会让我们无比轻快。
再说轻松空闲。乐趣的产生需要空间,就好比我们种地要翻土松土,压得过紧的土壤无法让植物生长。我们还常常听说,灵感往往产生在洗澡、走路等休闲时间。其实这很好理解,当人脑不是在按照程序紧张地工作时,脑子里的各种念头、潜意识就都活跃起来,混在一起,好像开个大party一样。这时,来自不同部门的念头就相识、交汇,产生新的灵感。
所以,给自己和孩子一定要多多留些空间,这不仅能让我们有机会去接触有趣的事物,得到熏染,更能让我们的脑子里经常开party。party 开多了,大脑就变得更加活跃有趣。
自信、自足和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土壤。其实这个我们都有体会:敏感自卑的人,他不但不会自嘲,也经不起开玩笑,甚至听到笑话都不容易笑,似乎他的心都被担忧和自卑坠住了。有时我接触一个机构或组织的人,如果发现隐隐地有很多禁忌,让人不敢乱说话、乱打趣,我就会生出很多怀疑,觉得这里脆弱虚空,缺乏健康氛围和安全感。家庭也是一样,如果玩笑、玩闹很多,我想这个家庭一定比较健康、比较有安全感。
过去翻看《庄子》时,看到很多好笑处,觉得他老人家真是个有趣的人!他跟骷髅对话,拿骷髅当枕头睡觉,跟朋友惠子有各种逗乐子,让影子互相说话,还时不时把儒家人物拽进来恶搞一下。跟人要米吃被拒,还讲故事来说理。生活过得穷困潦倒,却不妨碍他奇思妙想。正像那天看到的一句话:“有人居无定所却安然生活,有人却在豪宅别墅里整日逃亡。”
庄老这样顽皮,或许因他有着极致的安全感。他认为,人的身体只是外物临时凑合而成,死生就如同昼夜或季节的变换一样。所以,是长个肉瘤还是生命终结,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更何况,人类也不过是无数物种之一,九牛一毛的地位,就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了。如此,还有什么能坠住他的心呢?
要想有玩商、乐商,就要学会别拿事情太当真了。钱,就当是游戏里的分值、虚拟的游戏币(其实,谁说不是呢?);孩子的哭闹欢笑,也只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呼一吸;你的形象和面子也并不重要,因为不论别人怎样了解你,他也只是盲人摸象不得要领,你又何必太在意他们的评价呢?对成绩学历名校,也不必看得过重,我们对孩子的人生真的那样没有安全感吗?
只有在安全轻松的心境里,我们才能独具慧眼,看到生活中更多的乐趣。当我们在乐趣上能自给自足时,我们就是富有的,因为我们能给这个世界制造出一种特殊的财富——欢乐!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允中父母学堂编辑整理
排版:嘉灵
编校审核人: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