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鹏教授 | 中医“经筋”及“膜原”实质的筋膜理论探讨

吴金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004级博士研究生 100029

关键词:经筋;膜原;实质;筋膜学说;学术探讨

收稿日期:2006-10-10

Received: 2006-10-10

经筋与膜原做为中医学的两个范畴, 同属于中医学中的形态学概念, 具有实际的解剖学基础, 虽同出于《内经》, 但是相对于经络气血等形而上的范畴, 后世医家对两者的研究明显不足, 即使在当前也仍然十分薄弱。本文尝试以现代解剖学筋膜理论进展为依据, 探讨中医经筋与膜原的形态学实质, 以期对中医学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1 经筋与膜原的基本概念

经筋概念首见于《灵枢·经筋》, 后世医家对经筋的研究多据此发挥。在《内经》中, “经”与“筋”联用仅见于本篇, 而“筋”的概念则广泛散见于各篇。《素问·痿论》称“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结合其他篇章, 筋是“五体”之一, 由肝所主。因此“筋”在《内经》中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 “经筋”则是“筋”的下位概念。更多学者认为, 经筋在实质上等同于筋, 仅是强调了从经脉角度对筋的分类与概括[1,2]。

膜原的概念亦首见于《内经》中的《疟论篇》《岁露论篇》《举痛论篇》《百病始生篇》等四篇文献。据张景岳、丹波元简等人考证, “膜原”在《内经》中应作“募原”, 全元起本以后才统称为“膜原”。关于膜, 张景岳认为“凡肉理脏腑之间, 其成片联络薄筋, 皆谓之膜, 所以屏障血气者也” (《类经》) 。清末医家周学海对“原”加以总结, “人之一身, 皮里肉外, 皮与肉之交际有隙焉, 即原也” (《读医随笔》) , 并且这种“隙”存在于膜与腹、肠与胃、脏腑之间、横隔中焦等处。综合两人观点, 膜应为一种联络薄筋的组织, 遍及全身和脏腑;原指膜间间隙, 亦遍及全身和脏腑。膜原连用, 应指遍及全身的膜类组织及其间隙。

2 经筋与膜原的实质研究

关于经筋实质的观点分为两类:一种是单一组织说, 如认为经筋实质是神经组织[3];另一种是多种组织说, 王雨认为经筋类似于肌肉 (主要是肌腱和韧带) 以及神经系统中的周围神经[4];《中医筋伤学》认为“筋”相当于四肢与躯干部位的软组织[5];黄敬伟认为经筋是总括全身皮肤、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有机联结结构……是机体的生物活性的庞大器官[6]。尽管各种提法不同, 但可以肯定, 经筋涉及范围极为广泛, 遍及全身, 在组织类型上, 几乎与所有软组织相关。问题的关键在于, 这些软组织是否完全属于中医经筋范畴, 还是这些软组织中的某一类共性组织属于经筋范畴, 这是问题的焦点。关于膜原实质, 有关报道做了更广泛的推测。苏云放认为膜原涉及胸膜、筋膜、腱膜、肠系膜、腹膜、脏胸膜、壁胸膜[7]。宋起佳等认为膜原也许是集循环、淋巴、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为一体的、遍布全身的综合性单位[8]。由上不难得知, 经筋与膜原尽管存在差异, 其共性也显而易见, 都属于全身性组织, 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并与其他多种系统的功能联系紧密。

3 现代筋膜理论进展及筋膜学说的提出

现代解剖学领域的筋膜 (fasicia) 是指皮肤与肌肉之间、肌肉内部的纤维结缔组织。相对于其他人体组织, 筋膜研究长期重视不足。目前已有国内学者关注到经穴分布与结缔组织的密切关系。党瑞山等观察到手太阴肺经全部穴位与结缔组织的密切相关性[9];费伦等以核磁共振成像等多种方法揭示了穴位都处于各种不同的结缔组织中[10]。郑利岩等用声测经络技术证实了经脉线的物质基础为筋膜组织[11]。在国外, Heine等发现大部分 (82%) 穿孔点位置与针灸中361个穴位相一致[12]。Helene M. Langevin提出针灸经穴网络是间质结缔组织网络表象的假说, 并应用虚拟人体数据, 推断结缔组织与针灸发挥作用机制有关, 间隙结缔组织在人体可能起到潜在的重要整合角色[13]。

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穴与筋膜结缔组织的密切关系, 为探索筋膜的整体规律奠定了基础。南方医科大学原林教授领导的“863计划”课题组在开展数字人的研究中, 通过在筋膜组织聚集处标记和处理, 在重建人体模型内呈现出串珠样影像结构, 与经穴走行一致。原林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筋膜支架以干细胞为核心, 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下构成一个新的独立功能系统――支持储备及自体监控系统;从功能系统角度研究人体结缔组织形态与功能的学术领域称为筋膜学 (fasciology) [14,15,16]。这一学说为探讨中医经筋与膜原实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4 中医经筋与膜原实质的筋膜学分析

依据筋膜学说的基本观点, 并与中医文献中经筋、膜原的有关论述相比较, 可以初步认为, 中医经筋与膜原实质的整合产物, 正是人体筋膜支架体系。从这个角度看, 经筋与膜原的解剖学基础, 不再是一个多形态组织或多系统的联合, 而是一个独立的功能体系的概念。

4.1 经筋与膜原的不同实质体现为现代解剖学中筋膜的多样性

筋膜学说认为, 筋膜在人体不同部位呈现出结构的多样性, 由浅入深依次分为: (1) 真皮致密结缔组织; (2)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浅筋膜) ; (3) 肌肉表面疏松结缔组织 (深筋膜) ; (4) 肌间膈和肌间隙结缔组织; (5) 内脏器官门、被膜和内部间膈结缔组织。这五类筋膜在人体内部构成了完整的支架体系。

根据《灵枢·经筋》的描述, 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指爪, 沿四肢腕、肘、踝、膝、股上行, 阴经多终止于胸腹, 阳经上行至颈项, 终于头面。此外, 还有多条经筋进入体腔。如手太阴经筋下结胸中, 散贯贲;手少阴经筋结于胸中;手厥阴经筋散胸中、结于贲;足太阴经筋散于胸中等。基于这种记载, 中医经筋至少应该包括前三种筋膜以及内脏被膜与间膈。另根据前文膜原的分类, 膜原应泛指全身膜性结构及其间隙, 以脏腑膜类组织为主, 也遍及全身。可见, 筋与膜在中医学体系中同属于外联全身、内联脏腑的膜性组织, 只不过膜比筋软且薄, 居于深层。但后世医家的论述重点发生了偏移:论经筋偏于体表四肢, 论膜原偏重体腔内部。如果突破这种局限, 依据《内经》理解筋与膜, 可以发现两者整合而成的共同实质, 与现代筋膜学所指的筋膜支架体系非常相似。

4.2 经筋与膜原同源, 筋膜的多种形式亦同源

在《内经》中已有筋、膜联用的论述。《素问·痿论》在论述肝与筋膜关系时, 认为“肝, 主身之筋膜”, “肝气热, 则胆泄口苦, 筋膜干, 筋膜干则筋急而挛。”也就是说, 筋与膜尽管是两类不同的组织, 但由于同为肝所主, 在中医学五行分类中属于同一类生命过程, 在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中同源同流。现代筋膜学也从发育生物学角度找到了各类筋膜的共同来源:人体结缔组织支架与单胚层生物的细胞外基质、二胚层生物的中胶质、三胚层生物的间充质是同源结构;从胚胎发育角度看, 中胚层间充质在分化出泌尿等系统之后, 剩余的间充质形成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支架。因此, 即使筋膜结构在全身呈现出多种形式, 但无论中医理论, 还是现代生物学观点, 都提示各类筋膜在来源上具有一致性。

4.3 经筋与膜原的基本功能与筋膜一致

根据筋膜学说, 筋膜的功能分为三个方面: (1) 支持功能, 指筋膜对维持器官位置与形态发挥物理支撑作用; (2) 储备功能, 指筋膜中丰富的血供为器官的细胞代谢提供必需的营养; (3) 监测功能, 指通过遍布筋膜中的感觉神经监测机体细胞活动, 促进功能细胞再生与更新。

经筋与膜原的基本功能显示了与筋膜的相似性。郑利岩等把经筋功能总结为三个方面: (1) 联络骨骼, 协调运动; (2) 固护体表, 抵御外邪; (3) 维络器官, 固定内脏[17]。骆书彦等也得出相似结论[18]。膜原的功能研究虽未见报道, 但据张景岳“成片联络薄筋”、“屏障血气”以及丹波元简“遮盖浊气”等论述, 膜原同样具有联络身体脏腑、抵御外邪等功能。现代筋膜学中支持、监测功能在上述论述中都得到了体现。此外, 根据张景岳“凡筋膜所在之处, 脉络必分, 血气必繁”, 也提示了筋与膜与上述储备功能有密切关系。

由此可见, 中医经筋与膜原的实质尽管有所区别, 但是无论从其分布、来源以及功能上, 都体现了与现代解剖学中筋膜高度相似。基于新兴的筋膜学说, 我们认为, 中医经筋与膜原解剖实质的整合, 是一种由筋膜组织构成的独立的功能系统, 该系统与人体其他九大系统有区别, 并与其他系统紧密联系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尽管这些观点尚有待实验支持, 但这种从筋膜角度研究经筋及膜原实质的尝试, 无论对于中医基础研究, 还是对于现代解剖学研究, 都可能提供一种较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薛立功.经筋理论的探讨与发挥.中国针灸, 1997, 17 (11) :698-699.

[2] 冯广扬, 易焕彪, 黄敬伟.《黄帝内经》经筋学理论概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5, 1 (2) :15-16.

[3] 秦玉革.《内经》经筋的实质是神经.中国针灸, 2006, 26 (2) :147-150.

[4] 王雨.十二经筋病候与针灸临床.中医杂志.1989, 30 (5) :20-21.

[5] 孙树椿, 孙之镐.中医筋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

[6] 黄敬伟.经筋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1.

[7] 苏云放.论膜原的中介效应??从系统论的一个焦距揆度膜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 9 (6) :20-22.

[8] 宋起佳, 苏云放.“膜原 (证) ”的研究思路.中医研究, 2006, 19 (1) :4-6.

[9] 党瑞山, 陈尔瑜, 沈雪勇, 等.手太阴肺经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上海针灸杂志, 1997, (4) :28-29.

[10] 费伦, 承焕生, 蔡德亨, 等.经络物质基础及其功能性特征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展望.科学通报, 1998, 43 (6) :658-672.

[11] 郑利岩, 张丹阳, 甄希成, 等.经脉线高导声状态与筋膜组织结构关系的探讨.上海针灸杂志, 2003, (9) :21-22.

[12] Heine H.Anatomical structure of acupoints.J Tradit Chin Med.1988, 8 (3) :207-212.

[13] Helene M.Langevin, Jason A.Yandow.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ridians to Connective Tissue Planes.The Anatomical Record (New Anat) , 2002, 269:257-265.

[14] 原林, 姚大卫, 唐雷, 等.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解剖学报, 2004, 35 (4) :337-343.

[15] 原林, 姚大卫, 唐雷, 等.人体自体检测与调控系统 (筋膜学) ——经络有关的解剖学基础.天津中医药, 2004, 21 (5) :356-359.

[16] 原林, 焦培峰, 唐雷, 等.中医经络理论的物质基础——结缔组织、筋膜和自体监控系统.中国基础科学, 2005, 7 (3) :44-48.

[17] 郑利岩.十二经筋理论探析.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1999, 1 (2) :79-80.

[18] 骆书彦, 马帅.十二经筋理论探析.江苏中医药, 2004, 25 (1) :42-44.

 

文章来源于《北京中医》期刊

允中文教院转载发布

排版:嘉瑞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